记者手记/未来已来:“聪明的车”走上“智慧的路”******
图:大公报记者登上自动驾驶重卡,深入了解其智能化运作模式。\大公报记者马晓芳摄
自动驾驶乘用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重卡,在北京亦庄,记者深刻体验到了“未来已来”的科幻感。
当被邀请乘坐自动驾驶重卡时,记者满怀好奇,手脚并用地登上重卡车,发现车内较寻常卡车多了很多“高科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多个显示屏,详细展示车辆状态和路况信息。通过收费站后,测试卡车自动驾驶模式开启,安全员双手脱离方向盘,自动驾驶重卡平稳驶入高速。“发现最优路线,即将向左变道”,自动驾驶卡车稳定变道,面对过收费站、上下匝道、变道超车、前方异物避让等场景,自动驾驶卡车均能应对自如。
从北京到天津 全程无接管送货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去年就联合开通了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自动驾驶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国内自动驾驶卡车首次实现跨省运营。从北京途经河北廊坊到天津港约130公里,自动驾驶重卡实现全程无需接管,从北京自动驾驶送货到天津。
“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合体,方向盘逐渐成为选配项,人类迎来的不仅是出行变革,更是一个安全、高效的全新社会图景。
鼎力支持/澳门募捐救难民 与祖国休戚与共******
图:澳门同胞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这是同善堂为难民提供茶水用的木桶。
抗战时期,澳门虽因葡萄牙当局所奉行的“中立政策”而未遭日本占领,然而,澳门坚持与祖国休戚与共,澳门同胞也始终牵挂祖国的命运与伤痛,通过各种方式投身支援祖国抗战的洪流中。
在主题展览“港澳台同胞的抗日斗争”的澳门专区,“镜湖医院救助难民”的微型雕塑、同善堂为难民提供茶水用的木桶等展品,引来观众驻足。1938年广州沦陷后,澳门半岛成为华南最大的“人道主义避风港”。澳门各民众救亡团体积极从事难民救助工作。镜湖医院在柯麟医生带领下,构建起跨越敌占区的医疗网络,救治了大量伤员和难民。据镜湖医院档案记载,抗战期间每月接收病患逾千人次,高峰期单月救治伤员达三千余人,其中包括东江纵队战士和携带日军弹片的伤者;同善堂则通过开办难民营、施粥等方式进行难民救助工作,使流亡难民生存得到了保证。
澳门普通市民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积极为抗战筹集经费、军需给养和药品等,慰问前线将士,医治伤员,建立联络站,还有许多澳门爱国同胞通过学校、舞台和报刊媒体等阵地,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鼎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