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赛:吴梦洁已成稳定核心,庄宇珊是中国加比!张籽萱显露天赋******
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结束,中国女排各项数据都不错,个人数据方面:庄宇珊69个完美一传排名第5,龚翔宇55个完美一传;吴梦洁和庄宇珊位列进攻榜榜第1和第4位;16岁二传张籽萱居传球榜第一;龚翔宇120个有效防守排名第7,倪非凡,庄宇珊和王梦洁78个有效防守;吴梦洁12发,庄宇珊和龚翔宇9发;王媛媛30拦,庄宇珊24拦!
张籽萱成为二传第一让人惊喜,她真是天才少女,传球出手那下节奏快也有力量,冲网球处理能力超好!这么多年传球最立体的主二竟然是16岁的妹妹!
我们新周期的女排的攻手在最近的表现不错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张籽萱!她的球传的是有内劲的那种,给攻手充分发力的机会。其实庄宇珊和吴梦洁他们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在上周期的比赛中明显打球也使劲砸了,但是就是感觉缺乏攻击性.!如果这个二传给朱婷传球的话,笔者认为朱婷的状态也不会差!
再说两位主攻也是进攻明显:吴梦洁不仅得分多,双率45.0%&32.7%也很好。她虽然还在追赶顶级主攻的途中,但也很不错了!
下一阶段,她还是得继续有针对性地努力训练提升核心力量,这样既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尽可能减少受伤几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应对比赛中不好球的进攻(有核心力量才能在空中对不好球进行避手、打手、选线、吊球等等手法攻击),从而减少失误,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和效率,同时还能在一传和防守领域更进一步,那么自然就会进入顶尖主攻行列了!
庄宇珊也很出色,她有一传且非常稳定,有进攻能抢速度下球,有防守尤其单手起球非常完美,有拦网,用脑子打球,体能充足,斗志顽强,心理素质过硬,她是世青赛最佳球员,去年初就有意甲球队想签约因为国家队征召未能成行。如福建放行,国际上应该比较抢手!
最惊喜的是庄宇珊的拦网,她一共90次拦网,其中24次成功30次失误36次拦回或撑起,效率-6.67%,效率别看是负数,但对于拦网已经非常优秀。在所有攻手里排名第一,排在她前面的都是副攻,这样的数据在中国队攻手里更是断层领先!
拦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中国,苦于二号位造星久矣,美国站4站全胜跟拦网加强有莫大的关系!
羽球为媒 师徒并肩赛场******
“这步跨得不错,手腕再放松点!”赵延昌提醒道。每周工作日中午12时,49岁的师傅赵延昌都会与徒弟陈琳对练一会羽毛球,这样的指导和练习从两年前持续至今。从初次握拍时连球都接不住,到如今能在单位比赛中配合队友拿下奖项,陈琳的羽毛球之路,始终有师父赵延昌的身影。
从“接不住球”到并肩赛场
“刚开始师父给我扔球,我站在原地能把球打飞,要么就是眼睁睁看着球落地。”陈琳笑着回忆初学的窘况。2023年6月,她刚到新岗位负责物料管理,每天和单据、物料打交道,生活十分单调。一次偶然,她看到师父赵延昌和同事们在体育馆打球,白色羽球在空中翻飞,大家腾挪跳跃很有活力,她也想尝试。
“小陈说想试试,我就带带她。”赵延昌笑着说。作为单位里出了名的“运动达人”,他不仅羽毛球技术过硬,足球、游泳也样样精通。面对连握拍姿势都需要纠正的徒弟,赵延昌从最基础的垫球、挥拍教起,每天特意放慢节奏喂球。“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纠正几十遍,师父很有耐心。”陈琳说,半年后第一次连续接住十个球时,她激动极了。
2024年4月,入列仅11个月的陈琳跟着师父参加单位比赛。站在赛场的她手心冒汗:“看到别人扣杀那么猛,我都想躲。”是赵延昌拍着她的肩说:“别怕,就当平时练球,师父在呢。”最终队伍拿到奖项,捧着证书的陈琳一个劲说“全靠队友”,赵延昌却补充:“小陈的网前小球进步特别大,关键分顶得住。”
球场上的传承与默契
陈琳记得,2023年刚打球时一桶球70多元,现在涨到110元到130元,加上每月拉线费,对工薪族是笔不小的开支。“师父总说‘别省球钱,多练才正经’,有时会悄悄给我塞几桶球。”陈琳说。
赵延昌的细心不止于练球。去年夏天,同事们想中午加练,他发现场地地胶磨损,担心大家受伤,便利用午休自己动手换新。陈琳说,现在每天中午,单位的排球场上总少不了人,那是去年他们拿了内部比赛冠军后带来的风气。“场地是师父换的,规则是师父教的,连站位都是师父排的。”
这种亦师亦友的默契,在球场上化作无需多言的配合。打混双时,赵延昌在后场强攻,陈琳在网前封网,一个眼神,便知对方要传球还是扣杀。“师父杀球特别猛,但总会留着劲儿,怕我接不住。”陈琳说,师父不仅是球场上的老师,更像家里的长辈。
运动中的热爱与成长
因为热爱打羽毛球,赵延昌还带动了自己的儿子。赵延昌从2012年开始打球,如今已是主力。“年轻时跟同学踢足球,后来改打羽毛球,没想到一坚持十几年。”他记得刚开始对着教学光碟练步伐,现在不仅自己打,儿子4岁时,他便每天带着儿子打,“孩子中考体育满分,跟从小打球练体能分不开。”如今,他的儿子已上了大学,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
都快五十了,怎么还这么拼?他笑着指着场上:“你看这些年轻人多有活力,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才三十岁。”球场上,赵延昌的声音再次传来,“小陈,再来一组扣杀练习!”白色羽球再次腾空,传递着一份对运动的执着与热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