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圆了儿时的梦,从小就是米兰球迷的亚沙里如愿加盟米兰

(图1)

强强联手/杭港机场合作 打造调度“最强大脑”******

  图:港生们参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指挥中心。/大公报实习记者曹逸琳摄

  “车辆启动中,请注意。”伴随着工作人员在平板电脑上按下开始指令,两辆无人驾驶货物牵引车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机坪按照提前设定好的线路行驶,让一旁前来采访的港生们啧啧称奇。

  据杭州机场无人驾驶牵引车项目负责人陆志杰介绍,杭州的无人驾驶技术参考了香港机场的经验,并在复杂路况定位方面进行了优化。“不仅如此,杭州机场还专门建造了无明显标志的环岛隧道训练模型,使系统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路况。”陆志杰骄傲地说,应用以来,该系统实现了厘米级精准定位,并保持零误判率。“下一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将逐渐增加无人车的货物负载,评估车辆载货的最佳状态与最高效率。预计在2026年初,无人车将会正式运行,每日可保障航班20架次以上。”

  据介绍,2005年1月17日,在“香港.浙江周”开幕仪式上,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资项目成为153个签约项目的第一个。在此后的20年里,杭港两地机场双向奔赴、结伴同行,以开放之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推动浙港合作的开放因子,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蓬勃动力,铸就合作共赢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机场的“最强大脑”联合指挥中心也是杭港两地机场的合作成果。2018年,杭州机场三期项目启动,同步开始研究规划新的运行指挥中心,此时国际领先的香港IAC(Integrated Airport Centre)成为项目的对标对象。

  3日下午,港生们在机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指挥中心,只见三块巨大的屏幕映入眼帘,上面实时显示着航班起降状态、调度次序以及机场各区域的监控等画面。屏幕前分布着不同功能的工作台,分别负责调度机场的各项工作,确保运营有序进行。

  “以前我们看不到航站楼和场区地面交通的信息,现在接入了相关席位和信息系统,信息更全面、协调更便捷。同时,我们引入了杭州地铁席位,杭州机场高铁站建成运营后还规划了高铁席位,进一步适应交通枢纽发展。”杭州机场飞行区中心运控室主任指挥林晨涛形象地说,IAC好似一根“定海神针”,全方位提升了杭州机场的旅客服务质量与航班保障能力。

  大公报记者俞昼 实习记者曹逸琳

还原历史/中外人士冒险 留存日军屠城证据******

  图:在南京毗卢寺内“侵华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秘藏遗址”,有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悼念。

  南京大屠杀期间,还有一些中外人士冒死保存日军罪证,成为战后揭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和审判日本战犯的重要证据。

  1937年12月,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秘密地将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拍摄下来,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影像。

  时任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和金陵女子大学舍监程瑞芳则同时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其中,程瑞芳是第一个以日记形式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当时年逾六旬的她将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淫罪行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逐日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侵华日军官兵拍摄的相册被发现,其中很多相册都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种种暴行。例如,日军航空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贴有他1937年7月13日参加侵华战争到1938年1月7日到达南京,并在南京生活80天所见所闻的照片,其中一页有四张照片,皆是日军屠杀后,在城墙外、护城河边被遗弃的纍纍尸体的照片。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