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智能“搬运工” 零碳排放奇兵******
图:在秘鲁钱凯港,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准备接载集装箱。/新华社
5月16日12时55分,太平洋东岸秘鲁钱凯港,集装箱船“金奈”轮顺利停靠3号泊位。13时32分,桥吊开始向装卸作业区移动,40只红色车轮承载着庞大的蓝色机身沿轨道滑行,显得沉稳而灵动。
与此同时,钱凯港的“搬运工”智能驾驶集装箱卡车鱼贯而出,遵循系统指令自动列队。这些无驾驶室的集卡如贴地飞行的魔毯,电力驱动使其能耗较传统集卡降低25%以上,全程零碳排放。
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中方支援团队领队何钊毅告诉记者,港口集装箱从岸边装卸到转运至堆场,再到堆场装卸等流程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高效精准作业。
物流成本节省20%以上
在中央控制区,码头生产操作系统负责将作业计划分发至桥吊、轨道吊与智慧集卡等设备,指挥其自动作业,正如“大脑”调动“四肢”。港机设备搭载的设备控制系统则是其中负责信息传导的“神经”。
控制区的安静与码头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智慧港口高效运行的体现。钱凯港开通后,中秘两国间的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左右,物流成本节约20%以上。在先进的港口管理经验与设备技术助力下,钱凯港已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领先的智慧港口。\新华社
内地6.3万高层次人才 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图: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游”不断升温。\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赵一存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30日在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为促进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为6.3万馀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同时,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
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扩至55国
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移民部门聚焦服务促进人才交流交往,在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为6.3万馀名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有力促进了内地和港澳间人员、技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服务经贸往来方面,实施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全国通办”,并将商务签注持有人每次在港澳停留期由7天延长至14天。
此外,移民部门还聚焦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增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签发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创设“琴澳游”旅游签注,服务推进琴澳旅游一体化,已有5.6万余人次享受便利;在深圳市、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赴港澳观光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政策方面,“十四五”期间已有39.4万人次享受在内地办证便利。熊树人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2024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创新推出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政策,实现新时代“一国两制”下出入境管理领域重大创新突破,目前已签发通行证8.5万馀张。他介绍,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内地和港澳人员交流交往和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各类免签政策积极推进优化,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60个,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