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专访】方贯权 | 95后的小目标:市场很高深,但我想靠交易改善人生
杰克交易学院
发表于 2019年12月12日 15:02
【采访手记】
年轻的时候我们对于热爱,对于兴趣,总是有太多的误解。总以为,那些让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让我们坚持下去。殊不知,“兴趣”这件事情脱离了足够长的岁月,尚不足以论“热爱”。年轻的我们,相对少了些吃苦的机缘,以至于我们对很多东西都缺乏足够的耐性和坚持。但好在,我们对于事物认知和判断的标准更多基于自己的喜好,所以当我们确认了属于自己的热爱后,前进便会义无反顾。
96年的方贯权,给了我们一个透视年轻人成长心路的好契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年轻人的“一贯张扬”和“三分钟热度”,以及他们在自我成长规划中透露出的,果敢与彷徨,纠结与明朗。这也正是,矛盾又可爱的年轻人的特征呀。
【采访纪实】
林淼:你的口音一听就是广东人。
方贯权:哈哈,是的,我是惠州的。
林淼:听说最近惠州的房子涨的也很厉害啊。
方贯权:对,因为刚好惠州在东莞和深圳的中间,加上最近香港的事情,所以房价是水涨船高。我们本地人都快买不起房子了。
林淼: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
方贯权:数控。
林淼:工科生。喜欢这个专业么?
方贯权:对,工科。其实,读书的时候还蛮喜欢这个专业的,但是实习的时候真的接触到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之后发现不太喜欢。
林淼:实习做了什么?
方贯权:在一家工厂做助理工程师。
林淼:具体是做什么的?
方贯权:集成芯片的参数的设计。就好比说一部手机的造型,像后置摄像头在手机的哪个位置,我们要先画出设计稿,然后工厂根据设计稿生产模具,我的工作就是提供这些设计稿。
林淼:听上去很专业的工作,怎么会不喜欢呢?
方贯权:有两个原因吧。首先一个是我通过观察带我的师傅的工作状态,大概能够想象得到,这条职业路径的发展,可能比较安逸;再一个就是这份工作需要两班倒,我吃不消。所以,实习结束后就离开了。
林淼:你看着还很年轻,刚接触社会没多久。
嗯,我17年的毕业的。刚工作快3年。
林淼:有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么?或者有想象过自己的人生方向么?听下来,目前确认了一件事,不喜欢本专业的工作。
方贯权:对。不做助理工程师了,我进了政府机关。
林淼:事业单位,做什么呢?
方贯权:征地拆迁。房地产那里修改为市政道路的新建及扩建工作,要跟权益人沟通协商。以及市政道路设施等。
林淼:这份工作跟专业完全不相关了,你喜欢么?
方贯权:说实话,其实蛮喜欢的。因为在政府机关,人脉关系会拓展的更快一点,之前在工厂的时候更多是在跟机器打交道,我个人其实还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也比较善于交际,所以挺享受在政府工作的两年时光。
林淼:在政府呆了两年,应该学到很多东西?
方贯权:对,对事物整体的规划,项目进展的把控。最重要的是有机会让我了解我们整个乡镇的规划,有一种参与到家乡建设的特殊使命的感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土地的问题经常需要跟一线的村民去交涉,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很多沟通技巧。
林淼:格局很不一样了。但是只呆了两年?
方贯权:对,因为如果要继续在政府部门,那接下来就是要考公务员,我自己知道自己心定不下来,肯定走不下去。我比较向往自由,单位的限制又比较多,所以一开始进入政府的时候,我自己也做了呆2-3年的计划。
林淼:九零后都向往自由。
方贯权:对,所以就开始想要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向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突破。
林淼:找到突破了么?
方贯权:因为在工厂制造业呆过,政府事业部门呆过了,就想着换一个特别不一样的新的的领域。刚好有一个朋友在金融圈,然后其实因为我父母在我大学的时候也有做股票,所以对交易我是有印象的。
林淼:九零后的爸妈都炒股。
方贯权:是的,但是他们一点都不懂,就一直再亏。这两年,终于把炒股软件给卸载了。当时我就在想,这个玩意这么厉害,能让人亏这么多钱。所以,我其实很有意愿要试试看的,但看着他们一直亏,我就不敢轻易尝试。因为我的性格是,不打没准备的仗的。
林淼:现在学完两套课程了算是做好准备了么?
方贯权:没有。现在我还在完善自己的交易规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制定的规则,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1、入场规则:️交易计划拟定完成,按照计划执行。️LTSD打分低于7.5分保持观望。️分三仓入场。️同一品种不做反向操作;
2、出场规则:️打掉止损。️不手动出场。️2:1止盈两仓,剩余尾仓浮盈;
3、交易心态:️没做交易计划。️身心不舒服的时候。️亏损金额达到日量(本金的2%X3次)。
林淼:对这两套系统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
方贯权:真正的供给需求区的判断。这两周的机构辅导课,Lois老师也给了一下实际应用上的指导,比如在有效区间内,如果K线多次打入区间,逐渐接近止损位,那么这个供给需求就不是太有效。其实就是评分标准中的新鲜度跟滞留时间。另外还颇有益处的一个很小的tips,就是其实很多有效的供给需求区,可能只有一根K线打入,停留时间很短,但却很强劲,这样的区间也不能小觑。类似这种小技巧要多上课总结。
然后,学院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经验,所以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像Joe老师就严格执行“绝对不手动出场,除非它自己打到止损”这样的规则,我就会总结下来,做笔记,因为我也比较健忘。
林淼:现在对这个市场有什么样的感觉?
方贯权:高深,真的高深。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全新的领域。所以我一直也在想,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搞懂这个市场,要多久才能适应。现在,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半年时间的目标,如果这半年不能学有所成,我就会考虑新的职业规划。
林淼:自己有想过30岁之前要实现一些什么目标么?
方贯权:每天都在想。其实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很浮躁,因为看到了身边一些人财富上的实力,想到达他们的高度,但实在没办法。
林淼:别说你,我也很浮躁,年轻人的通病。所以,你指的是同龄人的财富实力么?
方贯权:对,跟我一般大小的。一个小学同学,学设计的,开了一家公司,全国接业务。我觉得他算是很成功的。然后相比就觉得自己很逊。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30岁之前,银行存款能有个10万,靠自己的能力在惠州买房买车。当然,现在还有点距离啦。所以,来学交易其实也是有希望能够缩短这个目标实现的期限。
年轻的时候我们对于热爱,对于兴趣,总是有太多的误解。总以为,那些让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让我们坚持下去。殊不知,“兴趣”这件事情脱离了足够长的岁月,尚不足以论“热爱”。年轻的我们,相对少了些吃苦的机缘,以至于我们对很多东西都缺乏足够的耐性和坚持。但好在,我们对于事物认知和判断的标准更多基于自己的喜好,所以当我们确认了属于自己的热爱后,前进便会义无反顾。
96年的方贯权,给了我们一个透视年轻人成长心路的好契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年轻人的“一贯张扬”和“三分钟热度”,以及他们在自我成长规划中透露出的,果敢与彷徨,纠结与明朗。这也正是,矛盾又可爱的年轻人的特征呀。
【采访纪实】
林淼:你的口音一听就是广东人。
方贯权:哈哈,是的,我是惠州的。
林淼:听说最近惠州的房子涨的也很厉害啊。
方贯权:对,因为刚好惠州在东莞和深圳的中间,加上最近香港的事情,所以房价是水涨船高。我们本地人都快买不起房子了。
林淼: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
方贯权:数控。
林淼:工科生。喜欢这个专业么?
方贯权:对,工科。其实,读书的时候还蛮喜欢这个专业的,但是实习的时候真的接触到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之后发现不太喜欢。
林淼:实习做了什么?
方贯权:在一家工厂做助理工程师。
林淼:具体是做什么的?
方贯权:集成芯片的参数的设计。就好比说一部手机的造型,像后置摄像头在手机的哪个位置,我们要先画出设计稿,然后工厂根据设计稿生产模具,我的工作就是提供这些设计稿。
林淼:听上去很专业的工作,怎么会不喜欢呢?
方贯权:有两个原因吧。首先一个是我通过观察带我的师傅的工作状态,大概能够想象得到,这条职业路径的发展,可能比较安逸;再一个就是这份工作需要两班倒,我吃不消。所以,实习结束后就离开了。
林淼:你看着还很年轻,刚接触社会没多久。
嗯,我17年的毕业的。刚工作快3年。
林淼:有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么?或者有想象过自己的人生方向么?听下来,目前确认了一件事,不喜欢本专业的工作。
方贯权:对。不做助理工程师了,我进了政府机关。
林淼:事业单位,做什么呢?
方贯权:征地拆迁。房地产那里修改为市政道路的新建及扩建工作,要跟权益人沟通协商。以及市政道路设施等。
林淼:这份工作跟专业完全不相关了,你喜欢么?
方贯权:说实话,其实蛮喜欢的。因为在政府机关,人脉关系会拓展的更快一点,之前在工厂的时候更多是在跟机器打交道,我个人其实还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也比较善于交际,所以挺享受在政府工作的两年时光。
林淼:在政府呆了两年,应该学到很多东西?
方贯权:对,对事物整体的规划,项目进展的把控。最重要的是有机会让我了解我们整个乡镇的规划,有一种参与到家乡建设的特殊使命的感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土地的问题经常需要跟一线的村民去交涉,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很多沟通技巧。
林淼:格局很不一样了。但是只呆了两年?
方贯权:对,因为如果要继续在政府部门,那接下来就是要考公务员,我自己知道自己心定不下来,肯定走不下去。我比较向往自由,单位的限制又比较多,所以一开始进入政府的时候,我自己也做了呆2-3年的计划。
林淼:九零后都向往自由。
方贯权:对,所以就开始想要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向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突破。
林淼:找到突破了么?
方贯权:因为在工厂制造业呆过,政府事业部门呆过了,就想着换一个特别不一样的新的的领域。刚好有一个朋友在金融圈,然后其实因为我父母在我大学的时候也有做股票,所以对交易我是有印象的。
林淼:九零后的爸妈都炒股。
方贯权:是的,但是他们一点都不懂,就一直再亏。这两年,终于把炒股软件给卸载了。当时我就在想,这个玩意这么厉害,能让人亏这么多钱。所以,我其实很有意愿要试试看的,但看着他们一直亏,我就不敢轻易尝试。因为我的性格是,不打没准备的仗的。
林淼:现在学完两套课程了算是做好准备了么?
方贯权:没有。现在我还在完善自己的交易规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制定的规则,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1、入场规则:️交易计划拟定完成,按照计划执行。️LTSD打分低于7.5分保持观望。️分三仓入场。️同一品种不做反向操作;
2、出场规则:️打掉止损。️不手动出场。️2:1止盈两仓,剩余尾仓浮盈;
3、交易心态:️没做交易计划。️身心不舒服的时候。️亏损金额达到日量(本金的2%X3次)。
林淼:对这两套系统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
方贯权:真正的供给需求区的判断。这两周的机构辅导课,Lois老师也给了一下实际应用上的指导,比如在有效区间内,如果K线多次打入区间,逐渐接近止损位,那么这个供给需求就不是太有效。其实就是评分标准中的新鲜度跟滞留时间。另外还颇有益处的一个很小的tips,就是其实很多有效的供给需求区,可能只有一根K线打入,停留时间很短,但却很强劲,这样的区间也不能小觑。类似这种小技巧要多上课总结。
然后,学院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经验,所以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像Joe老师就严格执行“绝对不手动出场,除非它自己打到止损”这样的规则,我就会总结下来,做笔记,因为我也比较健忘。
林淼:现在对这个市场有什么样的感觉?
方贯权:高深,真的高深。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全新的领域。所以我一直也在想,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搞懂这个市场,要多久才能适应。现在,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半年时间的目标,如果这半年不能学有所成,我就会考虑新的职业规划。
林淼:自己有想过30岁之前要实现一些什么目标么?
方贯权:每天都在想。其实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很浮躁,因为看到了身边一些人财富上的实力,想到达他们的高度,但实在没办法。
林淼:别说你,我也很浮躁,年轻人的通病。所以,你指的是同龄人的财富实力么?
方贯权:对,跟我一般大小的。一个小学同学,学设计的,开了一家公司,全国接业务。我觉得他算是很成功的。然后相比就觉得自己很逊。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30岁之前,银行存款能有个10万,靠自己的能力在惠州买房买车。当然,现在还有点距离啦。所以,来学交易其实也是有希望能够缩短这个目标实现的期限。
1644
收藏
- 相关文章
-
- [丁一奇遇记,光靠一点汇率差就能年入一台保时捷?]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交易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向优秀的交易员学习。
- [网咖老板谋生转型之路:交易真的太适合我了] 任何盈利的本质首先是学习,掌握了技能是实现盈利的基础。
- [玩转⻋行的年轻CEO,学交易不为赚钱,但学好交易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学交易不是为了赚钱,但学好交易却是为了更好的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