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专访】Mark:黄金和比特币是高度正相关,大周期内,涨跌同步
【采访手记】
尽管与马同学的约访历程有些曲折,但终于还是借马同学从上海返程的路途中做了一次电话采访。这位年轻的机构高管在成家立业后依然对于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有着不为人知的紧迫感,“时间太宝贵了”,是整场对话出现频次最高的话。与此同时,相较当前稳定的职业发展,更吸引他的却是极具挑战的券商板块。
我问他,如果放弃高管的职业,会不会觉得可惜?他回答得斩钉截铁,“不会”。
因为,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从来不会跟你打招呼。
【采访纪实】
林淼:马哥现在是非常资深的机构高管了。
Mark:没有没有,哈哈。
Mark:社会变化太快,需要不断的调整。你看,今天浙商机构上市,开盘居然闹破发,这是很令人大跌眼镜的,毕竟我们一直都觉得银行还算比较稳定和扎实,但是连银行股都破发,可想而知,未来的趋势会有多么不可预测。不过当然,现在整体行情也比较低靡。
【笔者注】
11月26日,浙商银行新股上市。开盘 5秒钟,股价快速跳水破发,由开盘价4.95元跌到4.88元,成为近期首家上市当天就在盘中跌破发行价的新股。
林淼:马哥,之前打算备考CPA,所以之前是学财务的么?
Mark:没有兴趣。我觉得感兴趣的东西都是会让你觉得幸福的东西。
Mark:对,我还是挺喜欢做交易的,做交易会让我觉得更幸福一点。而且,交易做的好的话的确可以改善生活。
Mark:我们有很多指标,很多时候也比较多“形象工程”,事情又很琐碎。交易就比较纯粹,直接。
Mark:纯粹的话就是,你今天赚了就是赚了,亏了就是亏了。但是现在我的工作,靠的就是业绩提成或者一些“形象工程”,从交易角度来看,这些事情的盈亏比非常低,又很浪费时间。所以现有的工作主要还是维稳。
林淼:有接触到相关的交易板块的业务么,所以开始做交易?
Mark:没有。接触到交易其实是从16年,比特币开始。我记得那时候币圈有一波小道消息,然后跟风做了进去。踩了趋势的运气,赚了一波。
Mark:八百。
Mark:万,八百万!
Mark:嗯,17年遇到币圈滑铁卢,亏掉一半。
Mark:我本金是80万。因为那一波行情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即使一个小白也能拿到很多。
Mark:其实那个时候也是跟风,东做一笔,西做一笔。我记得最开始进去账户没几天,翻了几倍,进去一个星期,账户翻了20倍。不过,17年的时候遇到国内对币圈的严打,“九四”,然后币圈开始走熊,之后就洗盘,洗的非常干净,促成了币圈新一波大牛市。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到比特币,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交易的意义。不过话说回来,主要当时有运气成分加上一些小道消息。如果我那个时候就有学,我想翻20倍问题也不大。
【笔者注】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中指出,ico为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叫停了国内所有代币融资项目。同时,责令所有境内数字货币交易所限期关闭,并停止新用户注册。
Mark:类似的传奇其实有很多,我身边有个朋友,从1万赚了200万。盈亏比比Jack院长还厉害,但是没有院长的技术,否则可能就是1万变1千万。所以,前两年,币圈其实造就了不少神话。
Mark:对。但趋势这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所以还有点运气成分吧,平时可能扶老奶奶过马路比较多,攒了人品。
Mark:对,进进出出在玩,也不是只有比特币,后来还有做一点股票。不过A股之前从3千2到2千8的时候,我就把炒股软件给卸了,我觉得股市不太适合我,中国股市。而且相较而言,股市赚的太慢了。你看,我一开始学K线的时候,A股的K线是很跳跃的,不像币圈,比较平稳。我就发觉很有意思。
Mark:还有,不过我现在下了一波空仓,就等趋势了。
Mark:对。
Mark:都很牛,大家都会预测市场。哈哈。
林淼:哈哈。所以是怎么接触到学院的呢?
Mark:当时,因为做了比特币之后想了解K线,然后就撞上了院长的直播。
Mark:两套策略结合在用。
Mark:有了。大周期,判断支撑和阻力,用不同颜色标识出供给或是需求区,然后从小周期找波段行情,比如ab=cd,或是有谐波形态,结合LTSD做评分,整体是这样。慢慢再调整。现在准备多复盘,了解和学习老师的观点,努力向他们靠近,打磨成系统。
Mark:我比较喜欢做1小时,大级别的话可能就是周线。在学院的时候会做15分钟。
Mark:黄金和比特币,还有一些直盘。
Mark:我发现有一个规律,我觉得黄金和比特币都是避险资产。要涨一起涨,一起跌,相关性很强。感觉好像美国出了点什么事情,黄金和比特币就会暴涨。如果,整体行情想好的话,大周期会一起跌。
Mark:我也是今年才发现黄金和比特币相关性这么强。小行情的话像4小时或者日线,都会有负相关的情况,但大周期像月线感觉比较正相关。
Mark:对,但是黄金的话,主要还是在模拟盘上操作,现在实盘在做的只有比特币。不过模拟盘我也当成是实盘在做,因为我现在更关注每一笔交易过程中我能不能够吸取一些经验。像我昨天黄金一波上涨行情里发现了一只蝙蝠,就下了一个多单,结果晚上被打止损。然后我就请教Joe老师,他就告诉我:“X点,不能画在行情中,最好从一段行情的起点开始。”就像这样的经验,还需要多积累,每次都把错误写在本子里面,这本错题集的厚度就是我跟老师们的差距。
Mark:至少半年以内,模拟盘能够实现40%的的盈利。
Mark:我现在还亏着,1万本金还亏400左右。
Mark:谐波可能更实用一点,因为交易机会比较多,但是交易机会不一定像机构那么好,机构就需要等待。
Mark:我都喜欢,相对不喜欢的话,可能是同心底,“v形反转”或者“123形态”。因为这些形态都不容易出现,也不容易发现。我个人用的比较多的还是“蝙蝠形态”,再叠加供给需求区。
Mark:嗯,还行。比较牛逼。前阵子我用谐波复盘了16年澳美的盘,基本上每一波大行情都能抓得到,其中有一波抓了1:14,非常高的盈亏比。但是,我现在还处在一个刚入门的状态,所以很多细节还需要再思考过。而且,系统好不好还是要看数据,如果实际结果数据做出来一般般,那自我感觉良好也没用。
Mark:Joe老师,因为Joe老师声音比较甜美。哈哈。开玩笑,因为Joe老师整体交易比较稳定,他的交易习惯很好,不评价交易的好坏,非常理性。让我想起了,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去华为实习接触过的一批程序员,他们从来不说话,但是他们编完的程序总是一遍就搞定,没有bug,不需要再调代码。Joe老师就给我这种感觉,默默的执行每一笔交易,很纯粹。
Mark:多吃苦,年轻人一定要多吃苦。然后不要相信任何人跟你说的看涨还是看空。
• end •
*杰克交易学院(ID:PROJACKSG)原创发布,受访人:杰克交易学院谐波+机构双科学员Mark,采访者/撰文:林淼。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相关文章
-
- [丁一奇遇记,光靠一点汇率差就能年入一台保时捷?]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交易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向优秀的交易员学习。
- [网咖老板谋生转型之路:交易真的太适合我了] 任何盈利的本质首先是学习,掌握了技能是实现盈利的基础。
- [玩转⻋行的年轻CEO,学交易不为赚钱,但学好交易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学交易不是为了赚钱,但学好交易却是为了更好的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