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平平无奇的上班族也能轻松做到半年50%的收益率?
为什么做交易?为什么想做交易?为什么要做交易?
和不少做交易的朋友谈及过,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每一个对自己有不同定位的人,需求点都是也都会不一样。最终归根结底就几个理由:改变习惯,重塑性格,充实荷包(面向小康,走向繁荣富强……)
我想对正在看这边文章的交易者朋友们说:只有当你是你,一切才有意义。
几乎所有交易者都在寻找一个稳定高效的交易方法,希望可以使自己在达成目标的道路上顺风顺水。那今天我们不讨论江湖上的种种高深的武功招式,因为无论是六脉神剑、小李飞刀还是少林罗汉拳、大力金刚掌,多少都有其可取之处。毕竟一个方法大家使用后都没有赚钱久而久之也就没人用了。那这时候正凝视着屏幕的你有没有想过,那么多招式中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来修炼呢?
第一种方法当然是通过时间的验证,毕竟时间会给出所有的答案。只是青春易逝,年华易老。如果纯粹靠时间证明,也许既是开始也是结束。甚至于在黎明前那一刻放弃,终留守于黑暗的比比皆是。
追根溯源,可以知兴替,明晓历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纯用时间验证,想做到弯道超车的目标有点难,那如果回溯过往K线,是不是一个高效的方式来检验优劣,坚定信念,憧憬未来?
在这个市场上,有短线交易者,有日内交易者,有波段交易者,这些人的交易时间交易方法都是有所差异的,合适别人的方法不一定也适合你,正如合适李佳琦的色彩不一样合适你,他的oh my god,或许并不是你的style。在下面的视频中我做了一个以上班族为背景的例子,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盘,只需要关注4小时级别K线,同时伴随关注周线、日线就好:
https://mp.weixin.qq.com/s/Lfvio98fOD374p7pwRdEgw
半年虽然只做了10次交易,但也达到了惊人的50%收益。
当然样本只是样本,并不是模仿对象,毕竟每个人对自我的定位和追求不一样。如果对更多样本有兴趣的童鞋我们可以在我的导师专区‘数字游乐园’中继续探讨,毕竟这个活动在游乐园中我们还是经常玩的。
今天的我用到了谐波形态为基石,机构订单为提升,道氏理论为辅佐,有了现在的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但曾经,我也是一个学过波浪,葛兰碧,均线,布林带,一目均衡表,等等……各种方法。
测试完一个又一个的账户,学到后面学的方法都不敢用了,怕再玩爆下一个。这些经历是越复制越坎坷,钱是越亏越少。当然在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复盘这个终极杀招,所以花了大量时间验证的方式,最终发现这些方法并不适合我,也不能够让我稳定盈利。
但如果一开始便知道这个必杀技,会怎么办呢?当你看到一个很牛的方法,花时间复制了之后,如果直接上实盘开干,有点拿钱当儿戏,但如果只用模拟盘呢?花了同样的时间成本产出是‘0’。这时候用着复盘的方式在过去的历史中先走一遍,如果过去OK那实盘心里是不是有底?过去没问题的情况下,再模拟一个月发现未来也没问题。这时候哪怕操作实盘时运气不佳,连损三五笔时还会心态崩并认为方法不行吗?
最后一种: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做过复盘,进入市场的你,在盈亏中沉浮一段时间后,是否在某一次交易失败后,你做过这样的总结——下一次一定不重仓,下一次一定带止损,下一次一定不人云亦云,下一次下一次……但最后的结果,你是否做完这样的总结后还是在下一次再度失败。
在交易系统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投资者走的弯路比较多而有的会少走很多弯路。究其原因是对于方法的认知上的差距,复盘是用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去回测过去行情,用过去行情检验系统的可靠性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然后进行修正及规避。
那到底复盘有什么用,又应该如何用好复盘呢?希望今天这些文字能对你有那么一点点的启发和帮助。同时也非常欢迎加入数字游乐园,我们一起来探讨优质高效的复盘方法,寻找适合你的交易招式。
- 相关文章
-
- [寓交易于乐(13)交易者学习交易,和篮球员学习战术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交易系统和篮球战术的相似之处
- [寓交易于乐(12)--《炉石传说》的“酒馆战棋”和交易到底有多像] Joe老师休闲时间的最爱
-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逻辑框架”,它对交易有多重要?] 在交易中,一定要学会的一个本领,就是必须要制定个人的严谨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