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几年的连续创业者,交易会成为他下一场战役的拐点么?
【约访手记】
这次约访的对象,韬哥,一个十几年来的“连续创业者”。从种植大棚西瓜,一场大水冲散一腔热血损失近百万,到负债累累进入机械制造打工赔钱。从工作台4米左右的高空落下险些丧命,到做起水果批发生意,披星戴月,踉踉跄跄,一路苦心经营,到19年,依靠多年经营的人脉网络,客户群体,再次竖起大旗成立公司。一路披荆斩棘本以为觅得人生主业,却迎来了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这次“黑天鹅事件”令韬哥所有承包中的工程全线停滞。在市场极度焦虑和不安气氛笼罩下的韬哥,以平静的心态接受了本次约访。
人生历经无数大起大落的韬哥,如何面对此次疫情带来的损失,而本次疫情又会否成为一次新的机遇的拐点?
听别人的故事,看不一样的世界。
林淼:桂林近期的情况严重么?
韬哥:我们这边还好,防控到位,民众都积极配合。
林淼:确诊人数有上升么?
韬哥:增长数字维稳,生活还算正常。就是进出这块有受限,我们小区双号出门。
林淼:进出不太方便了,宅在家主要都在做什么?
韬哥:一个月没有出门,隔离在家就把上个月刚学的课程再回顾一遍,细嚼慢咽的消化一次。
林淼:现在有操作实盘么,情况怎么样?
韬哥:有,目前属于小亏的状态。
林淼:韬哥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这个市场的?
韬哥:朋友带着玩。
林淼:一开始接触这个市场有什么样的感觉?
韬哥:感觉像是一个赌场。当然因为对于我而言,交易属于全新的领域,所以是一种无知者状态去判断这个市场给我的感觉很偏颇。这是一方面,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新来者,必须要接受一套新的规则,按照这套规则前进。所以一开始,也深觉不适应。
林淼:不适应?这个怎么说?
韬哥:可能因为(交易)本身和我实际工作状态不一样。实际生活中,可能更多的是由我来制定规则。而这个市场本身已经很成熟了,需要我去适应他的规则,所以要排除自己之前的认知和自以为的一些方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在调整中。
林淼:韬哥自己做老板?
韬哥:是的,自己搞了一个商业管理公司。
林淼:那现在这种停产停业的状态,现在会不会很很焦虑。
韬哥:焦虑是会有的。自从武汉宣布封城之后,我个人直处于一个非常苦恼的状态。不过之前也经历过一些挫折,所以情绪上不会有太大波动。
林淼:之前也经历过“黑天鹅事件”?
韬哥:做生意难免会遇到,习惯了。
林淼: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韬哥:08,09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创业。和几个朋友承包了一片土地搞种植,在临桂这边(桂林市临桂县附近)。
林淼:怎么会想着说去种地呢?
韬哥:当时我父亲一个朋友在曾在海南搞种植大棚西瓜,做了8年,生意还不错。然后想着说把这套模式搬到桂林,因为相比海南,桂林各方面的成本会低一些,当然,也不会有台风的问题。
林淼:项目成功了么?
韬哥:这种项目其实前期不会太困难,但是搞传统种植这行,很大程度是看天吃饭,当时也没有经验,遇到天公不作美,毫无应对措施。
林淼:发生什么事了么?
韬哥:08年第一年做的时候,不赚不亏。到了09年,我们调整了种植计划,提前一个月播种,09年那年闰五月,也就是说多了一个五月。五月的桂林属于多雨水季节。然后,事故就发生了,我记得距离第一批收成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提前开了庆功宴,打算庆祝丰收。结果那天晚上一直下大暴雨,气压不断下移,桂林连续大雨,水位不断上涨,最后把所有瓜田冲散了。(当地人都说这场水不说是百年一遇,至少也是50年一遇的大水,偏偏让我们遇上了)
林淼:当时种了多少地?
韬哥:好几百亩。(一亩=666.67平方米)
林淼:创业总是九死一生。
韬哥:当时就差几天就收成了,一点办法也没有。
林淼:当时损失了多少钱?
韬哥:几个合伙人加起来总共一百多万。
林淼:那个时候,这笔损失能承担么?
韬哥:说实话,很难承担,那个时候,才20多岁,没有多少资金的。创业资金很多也是借的。一场大雨全冲没了。好在,当时是7月初,还有时间,后面又补种了一批,最后赚点钱弥补下损失,但元气大伤,补不回来。
林淼:之后呢?
韬哥:之后就背了一身债。那时候毕业才没几年,一腔热血被一场大雨冲散了。热血方刚,很受打击。
林淼:机会还没到,毕竟还很年轻。
韬哥:是的。后来想想,好在那会年轻,还有底气对自己说:重头再来。
林淼:生意失败之后去做什么了?
韬哥:进厂打工。转到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因为我父亲是从事这块的,从小耳濡目染,小时候父亲就教了我很多机械理论方面的东西,也是在那段时间考了很多证。
林淼:这份工作做了多久?
韬哥:5,6年。这个领域很讲究专业,机械设备制造容许的误差非常小的,多数配件必须严格按照国标来生产,所以就要求精工细作。技术性要求也很强,对我耐性和性格造化有很大的影响。
林淼:那为什么没有持续做下去?
韬哥:发生了意外。高空作业的时候不慎跌落,造成骨裂,骨膜损伤,大面积创伤,一度出现下肢无力的情况,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思考人生。好在后来恢复了。更庆幸的是,当时如果掉落点向右再偏10公分,可能今天就没办法接受你的采访了。
林淼: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韬哥:身边有很多工伤致残的案例,我只能说,我真的十分幸运。
林淼:这件事情之后是不是就考虑转业了
韬哥:经历过那次工伤事故后我就有转行的想法了.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林淼:后来做什么去了呢?
韬哥:夜市摊,早餐店,小打小闹混过一段时间。然后开始做水果批发。
林淼:顺利么?
韬哥:顺利的时候一车货很快能销完,这样来钱很快。但不顺利的时候,积压水果只能贱卖,成本都收不回来。
林淼:这个生意做了多久?为什么没接着做?
韬哥:做了1,2年。说到底这是一个非常磨人的生意。
林淼:怎么说?
韬哥:很多时候,在大型批发市场凌晨2,3点开市,不偷懒的话一直守到晚上10点后。披星戴月,劳苦功不高,算了一把账,发现到最后每个代售点5%的佣金其实就是我的收入,这样回头一想反而是在给别人打工。
林淼:过往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创业。但没有离开过实体经济。农产品也好机械制造也好。
韬哥:没错。
林淼:韬哥创业的这些年也恰逢实体经济下行,逆势做生意,身心俱疲。
韬哥:是的。
林淼:所以现在怎么还会来搞工程呢?依旧在实体经济领域。
韬哥:主要是前些年在外面认识了很多朋友,有的搞工程的,项目有时搞不来就会分包出来,于是开了家公司承包项目业务。
林淼:这个生意做到现在多久了?
韬哥:1年多。
林淼:有什么收获么?
韬哥:收获惨重。停工很久了,工地上所有的项目都停歇,说实话,很愁。
林淼:现在手头上的工程情况怎么样?
韬哥:去年年底,疫情发生以前,手头很多项目已经走到合同环节,定好年后开工,结果现在都被叫停。尤其,湖北方面的项目。
林淼:工程建筑这块的确压力很大。
韬哥:是的。亏损直线上升。
林淼:您这边资金保守估计能维持多久?
韬哥:1个多月,好在我的员工不多。项目方的情况会更严重,很多工程款项年前没有收回来,只能啃老本。束手无策,只能硬抗。如果疫情一直这样持续,必须找到贷款方,否则也很难扛下去。况且,目前的情况是即使有项目进来,也不敢轻易开工,一旦出现确诊,全部隔离,那么损失可能会更严重。据我了解,目前广东那边很多工厂都想要复工,但是企业主又特别担心,进退两难。
林淼:您觉得目前最乐观的开工时期是什么时候?
韬哥:三月中旬。3月中旬如果能开工的话,一切都还可控。
林淼:3月开工,可能压力还是会很大。
韬哥:即使3月开工,企业还是会担心传染的问题。因为没办法保证员工的实际情况。并且,到目前关于潜伏期的说法,也没有确切的核实。如果这次疫情,项目没办法扛下去,也许交易,会成为我事业的新拐点。
林淼:第二曲线。
韬哥:是的。疫情发生到现在,我也一直在反思,是否需要有所调整,交易这块是否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以及未来是否要成立工作室。
林淼:也许冥冥中有注定。
韬哥:实不相瞒,来学院学习之后一时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好像找到了方向。当然,目前交易水平尚且不佳,没办法太过侃侃而谈。
林淼:理解,尽管刚起步,但总比不起步要强。韬哥最后给大家一些助语吧。
韬哥:以前老辈人常说,人呢,一定得学一门手艺,得有一技之长傍身,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状态,传统手艺,技术,可能在某个特定时期也无法让人生存下去。当然这种非常时期百年一遇,但出现一次便足以击垮许多人,眼下的情况便是如此。
当一切都停摆之后,传统手艺也好,技术也罢,毫无用处。没有收入来源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当然,家里富足有矿另当别论,但我想大部分人都还是瓮中之鳖,刀俎间的鱼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份副业来弥补缺失。
所以学会做交易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对我来说,目前是首选。可能你会计较前期的投入成本,但作为过来人,实在的说一句,除了时间我挣不回来,钱是可以挣回来的。
希望你们一切顺利。
• end •
*杰克交易学院(ID:PROJACKSG)原创发布,受访人:杰克交易学院学员韬哥,采访者/撰文:林淼。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相关文章
-
- [丁一奇遇记,光靠一点汇率差就能年入一台保时捷?] 想要成为一个好的交易员,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向优秀的交易员学习。
- [网咖老板谋生转型之路:交易真的太适合我了] 任何盈利的本质首先是学习,掌握了技能是实现盈利的基础。
- [玩转⻋行的年轻CEO,学交易不为赚钱,但学好交易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学交易不是为了赚钱,但学好交易却是为了更好的赚钱。